西安附一儿童医院!【官网】

    您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抽动症 > 抽动症用艾灸灸哪个穴位好

    抽动症用艾灸灸哪个穴位好

    2025-4-16浏览44

    抽动症用艾灸灸哪个穴位好,抽动症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艾灸以下穴位:

    头部穴位

    百会穴:位于两上耳角连线中点,具有健脑益智、调节气血平衡的作用,可缓解抽动症状。

    印堂穴:位于两眉连线中点,能治疗面部痉挛,有镇静心神、通经活络之效。

    神庭穴:是督脉上的穴位,具有镇静安神的功效,可辅助改善因情志不畅导致的小儿抽动症,对焦虑不安、烦躁易怒等伴随情绪波动的抽动症状有益。

    攒竹穴:位于眉头中间凹陷处,具有清热明目、通络止痛的作用,主治癫痫、惊风、视物不明等病证。

    太阳穴:位于眉梢与目外眦之间,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,具有疏风解表、清头明目的作用,主治头痛、目赤肿痛、失眠等病证。

    颈部穴位

    风池穴:位于后颈部,枕骨之下,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之间的凹陷处,具有疏风清热、通利官窍的功效,可缓解抽动症引起的咳嗽、气喘、头痛等症状,对痉挛状态有一定舒缓作用。

    背部穴位

    大椎穴:位于背部,胸与颈交界最高点棘突下凹陷处,能振奋人体阳气抵御外邪。

    身柱穴: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处,可清热凝神。

    肺俞穴: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。

    肝俞穴:位于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,左右各有一个,属于督脉腧穴,具有平肝熄风、清泄肝火的作用,主治小儿急惊、夜盲、青盲、胁痛等病证。

    腹部穴位

    神阙穴: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。

    关元穴: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。

    天枢穴:若儿童抽动以腹部抽动为主,可艾灸此穴,有良好的止抽作用。

    中脘穴:若儿童抽动以腹部抽动为主,可艾灸此穴,有良好的止抽作用。

    上肢穴位

    内关穴:位于腕横纹上3寸两筋之间,能疏肝解郁,缓解焦虑。

    曲池穴: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,针灸此穴可疏风解表、祛湿和中的作用,适用于缓解小儿抽动症患者的局部肌肉紧张和运动障碍,还常用于治疗上肢麻痹、肩臂酸痛等病症。

    下肢穴位

    足三里穴:位于小腿外侧,在膝盖下外侧的凹陷处向下3寸,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,具有健脾和胃、调中理气的功效,可治疗抽动症。

    阳陵泉穴:位于小腿内侧,在胫骨的前缘,属于足少阳胆经上的穴位,具有利胆泄热、通络止痛的功效,可治疗抽动症。

    悬钟穴:位于小腿外侧,在踝区,屈肘时与足跟骨筋腱相连,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,具有清泻肝胆实火、通络镇痛的功效,可缓解抽动症引起的症状。

    太冲穴:肝郁化火时可加此穴平肝熄风。

    三阴交穴:肝郁化火时可加此穴平肝熄风。

    丰隆穴:痰结时可加此穴祛痰。

    阴陵泉穴:痰结时可加此穴祛痰。

    涌泉穴:位于足底,让患儿将脚勾起,脚底前面凹陷即涌泉穴,艾灸此穴可将火向下引,减轻、减少抽动的发作。

    水沟穴:位于鼻唇沟中点,能醒神开窍。

    抽动症用艾灸灸哪个穴位好,艾灸仅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,患者还应遵医嘱使用药物进行治疗。艾灸治疗需由专业的中医医生操作,并且在治疗过程中要观察患者的反应。每个穴位灸5至10分钟,腹部和背部的穴位可以施灸15 - 30分钟,每日或隔日一次,十次为一个疗程。如果患者抽动症的症状持续不缓解,则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,通过望闻问切等检查明确病因,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处理。

    查看更多+科室医生

    孙三侠 / 副主任医师

    擅长: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动症、抽动症、自闭症、语言发育迟缓、小儿癫痫、矮小...

    刘翠珍 / 副主任医师

    擅长:对儿科常见病、急危重症及一些疑难病症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。尤其对皮肤...

    徐建华 / 主任医师

    擅长:自闭症、发育迟缓、精神发育迟滞(智力低下)、语言发育迟缓、语言障碍、多动症...

  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| 本站如有转载货引用文章设计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陕ICP备2023001737号-4